《戰爭 苦難》是樂道院廣場上的銅雕塑浮雕作品。
紀念性景觀雕塑是城市雕塑的一種類型,它以重要的歷史為主題,采用大型莊重的雕塑形式,直聳在公共場所,成為美化城市環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雕塑的藝術性為城市精神造型,成為城市人文的具體體現,為駐足欣賞它的人,帶去眼睛與心靈的震撼。
樂道院系列雕塑群組與銅雕塑浮雕成為國內少有的優秀雕塑系列作品。在建筑上為了雕塑專門開辟了樂道廣場,建有亭臺水榭,標志性紀念塔。紀念塔頂端標有“1945年8月17日”字樣,塔身有盤旋的和平鴿,塔基用黑色花崗巖制成,四面都刻有被關押者的國別、名字、性別、年齡。塔基上面是各國的人身雕像,塔名為《勝利.友誼》銅像雕塑。塔的東南角上,有“樂道院遺址”碑一塊,看來這個地方才是最初的樂道院。現在廣場公園內美景美不勝收,河水清清,長廊悠悠,花繁葉盛。有小橋流水,鵝卵甬道上的方石雕像精美,形態逼真,臥蓮亭上的龍柱栩栩如生。
距離這座雕塑不遠處的墻壁上,雕刻有樂道院集中營群像銅雕塑浮雕,為《戰爭·苦難》《解放·歡慶》,兩組銅雕塑浮雕畫面內容對比鮮明,沖擊感強烈。只是有著鮮活歷史內容的銅雕塑浮雕被淹沒在難覓蹤跡的草叢中,頗顯落寞。三組銅雕塑浮雕位于樂道廣場,就在樂道院集中營舊址的入口處。依水而建的樂道廣場,周圍綠樹濃蔭,為這里營造出一份寧靜祥和。炎熱的夏季,這里成為市民的休閑場所,納涼的老人,練習小提琴的漂亮男孩,還有不知從哪傳來的悠揚合唱聲……那盤旋在雕塑上端的和平鴿為這里發生的故事作了最好的注腳,青銅使它們恢復了生命。和平是多么美好。
樂道院廣場的建立,銅雕塑浮雕的建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會作用。
近代史上,外國教會對中國社會的變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對醫院和學校的發展。濰坊樂道院1882年由美國人創辦,由教堂、學堂、診所3部分組成。現在濰坊二中前身即原樂道院所辦學校——廣文中學,而濰坊人民醫院即是由當時的教會醫院發展而來。在《解放·歡慶》銅雕塑浮雕中有詳細的刻畫。
二美國對中國教育的貢獻。樂道院1900年被義和團燒毀樓房42間,平房136間。1902年,是用清政府“庚子賠款”的白銀10萬兩重建并擴建了“樂道院”。(作為一個中國人,對美國處理庚子賠款的方法心存感激。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授權羅斯福總統退還中國“庚子賠款”中超出美方實際損失的部分,用這筆錢幫助中國辦學,并資助中國學生赴美留學。雙方協議,創辦清華學堂,并自1909年起,中國每年向美國派遣100名留學生。第二批中就有后來大名鼎鼎的胡適、趙元任、竺可楨等。)在《戰爭·苦難》銅雕塑浮雕中有詳細的刻畫
三日本人的精神。二戰中,濰坊樂道院成了日本關押歐美僑民的集中營。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蓄謀已久的太平洋戰爭,美英正式對日宣戰。這時在美國夏威夷等地的日本僑民采取種種措施竊取美軍情報,為日本軍國主義服務,引起了美國的強烈不滿,因此美國政府將僑居舊金山等地的6萬多日本人集中到洛杉磯附近指定的地區,并且不準與外界聯系。日本為報復美國,從1941年底開始,在中國全境搜捕盟國所有在華的牧師、教師、商人等,并將其全部強行收管。共有2008名歐美僑民在此關押。
四集中營中知名人士之多。有曾任蔣介石顧問的美國人雷振遠、華北神學院院長赫士、燕京大學校務長司徒雷登、齊魯大學教務長戴維斯、原輔仁大學附中教師曾任美國駐華首任大使(1981-1986)的恒安石等;還有曾獲奧運會400米冠軍的世界著名運動員英國人埃里克"利迪爾。
銅雕塑浮雕作為最永久的銅雕塑方式,我們將革命烈士運用銅雕塑浮雕的方式永久留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當我們遇見這些記載著歷史的銅雕塑浮雕時,請靜默片刻,回望那一段段滄桑的歷史,喚醒自己沉睡的心靈。歌德說,歷史給我們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即使激情不易觸發,也至少要對這一尊尊銅雕塑浮雕懷有尊重與敬畏。
以石頭、青銅為材料制作的銅雕塑浮雕成為紀念性廣場的標志性風景,它們承載著鮮活的記憶,展示著城市的人文內涵,凝聚著向上的力量。同樣,市民們對待它們的態度也體現出這座城中人的公共素養。
雕塑藝術家吳為山在一次采訪中說:“城市雕塑可謂城市之魂的象征,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個城市氣質與內涵的點睛之筆。”風景再美,也需要有發現的眼睛,當再次走進時,請記得停下匆忙的腳步,看看雕塑,讀讀它們的故事。也許歷史睡了,但時間醒著;城市睡了,但雕塑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