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人物雕塑制作于2000年,當時是在濰坊市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投資500萬元人民幣進行雕塑裝飾等工程。
在人物雕塑制作時,博仟雕塑加工廠將人物從大人到小孩,每一個人物雕塑制作時都有不同的動勢展現。
濰坊風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建筑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陶瓷巨龍,屋頂用孔雀蘭琉璃瓦鋪成,似蛟龍遨游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內獨樹一幟,是“世界風箏都”的標志性建筑,并且在人物雕塑制作時投入了大量的創意設計。風箏博物館旨在收藏、陳列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該館共設有八個展廳即:風箏的歷史文化展,濰坊風箏精品展,世界精品風箏展,中國精品風箏展,風箏綜合功能展,濰坊國際風箏會,民俗展廳,風箏放映廳。八各展廳分別介紹了風箏的歷史、應用及沿革發展,濰坊風箏的流派及分類,國外風箏展,國內風箏流派,精品風箏及國際風箏會等內容。展覽以翔實的風箏文物資料以及照片、文字、繪畫、復制品等,全面展示了風箏的歷史文化、現代文化、國際文化及延伸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所獨具的藝術魅力。此外,博物館還為游客準備了風箏的扎制材料和工具,使游客能親身體驗扎制風箏的樂趣,可以拿著親手制作的風箏到新建的“世界風箏都紀念廣場”去放飛,在這里,會勾起游客對美好童年的回憶。
濰坊風箏是歷代濰坊人民創造的歷史文化,它在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陶冶人們的情操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北宋熙寧年間,蘇東坡知密州(今諸城)時,在濰縣(今濰坊市城區的前身)真武祠留下了“小童持線車放風鳶,引線數丈滿之……”的墨跡。清代詩書畫“三絕”的鄭板橋“七載春風在濰縣”,他辭官歸里十年后,依然難以忘懷白狼河(今白浪河)上空的風箏,遂題下“紙花如雪滿天飛……”的詩句。而今,改革開放的春風也催動著濰坊風箏文化的發展。
濰坊風箏博物館以中國風箏之鄉濰坊的風箏歷史文化為依托,是世界著名的風箏專業博物館。展館收藏、陳列了古今中外的風箏珍品及有關風箏的文物資料,充分體現了風箏文化所獨具的藝術魅力,成為了傳播和弘揚風箏文化的藝術交流中心。
人物雕塑制作時考慮到整體風箏博物館的文化底蘊,所以在每一個鑄銅人物雕塑上都賦予了中國文化的特點,即表現了母子情,又表現了中國老百姓的點點滴滴。